经国务院同意,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日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公益性为核心,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这项费用纳入医保。(2月24日,《燕赵都市报》)
作为医疗服务的终端,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矛盾的“集合体”。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16个城市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我国新医改开始踏上“攻坚之旅”。
近年来,“以药养医”等营利性模式,导致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被弱化。如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出台,让公立医院在众盼中踏上了公益性“归途”。
公立医院改革不仅关系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可以说,只有恢复公立医院公益性,解决好医患双方的各自利益,才能解开“看病难,看病贵”的死结,才能让新医改驶上快车道。
根据指导意见,一直备受诟病的药品加成收入将逐步从公立医院补偿渠道中删除,增设药事服务费,这就意味着“以药养医”机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就是药事服务费的增加,但如果不明确药事服务费具体收费细则,势必会将医疗以前存在的“大处方”问题演变为“小处方”问题,一降一升,会不会增加百姓的看病负担,能否带来新的医患矛盾,可以说是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新难点。
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仅靠增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如果不加强医院管理,推进机制创新和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医疗机构运行的一系列高成本,难免会转嫁到患者头上。那么,新的医患矛盾不可避免。笔者觉得,公立医院改革回归公益性,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沉疴,第一,必须发挥医生主观能动性,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让医生参与进来,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只有切实保障医生利益,医生权利得到尊重,公立医院改革才能达到预期。
第二,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以社会效益为前提,把维护百姓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20%的大城市,老百姓看病都集中在大医院,才导致“一号难求”。首先,公立医院改革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须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发挥价格、医保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其次,必须理顺医疗服务、设备检查、药品等的价格收费,这是激励医生合理诊疗、合理用药,有效减轻患者负担的关键所在。另外,充分利用紧缺的公共医疗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服务,限定公立医院设置过多的特需服务,是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一项重要举措。
公立医院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只有兼顾医患双方利益,寻找医患利益的契合点,才会使公立医院改革事半功倍。
(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络评论员)
责编:赵春晓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