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复兴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陈一舟:让勤劳的中国工人变富有

 

CCTV.com  2009年12月18日 10:1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沈阳晚报  

    新闻背景: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当选为该杂志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同时上榜。作为今年榜单上的唯一一个群体,“中国工人”与驻阿富汗美军总司令麦克里斯特尔、奥运金牌获得者博尔特和美国众议院发言人佩洛西一起排在亚军位置。(据12月17日《扬子晚报》)

    《时代》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时代》给予“中国工人”的评价,当然实至名归。可纵然没有美国人的关注,“中国工人”不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勤劳”下去。

    可是,都说“勤劳”能够致富,但对于“中国工人”来说,勤劳却不富有。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获得此番殊荣的“中国工人”们,对此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仍然还是在锱铢必较地盘算着自己羞涩的钱包,为未来的生计精打细算。美国人看到了“中国工人”的勤劳,而勤劳的“中国工人”却只看重自己的生活:工资什么时候能不再“被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7年11月公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指出,中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曾经撰文指出:中国正在以“勤劳”对冲“制度成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对冲高的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工人”很勤劳但却不富有,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工人”极具东方传统美德,可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工人”就不是这样。前些年,曾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简而言之,工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高,生活负担沉重,发展空间狭小,劳动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

    这些年,媒体经常呼吁,“要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可尽管政府在涉及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投入,也无法完全改变初次分配带来的巨大差距。“中国工人”依旧是勤劳而不富有,大多数人仍旧是“干多挣少”。

    所以,必须要真正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收入分配入手。以实质性的制度举措,去规范市场分配体系,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劳资和谐——这已经成为政府和舆论的共识。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未来勤劳而富有的“中国工人”,会创造出更大的让世界惊叹的奇迹。

责编:赵春晓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