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复兴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毕晓哲:政协委员“吃盒饭”不能仅靠自觉

 

CCTV.com  2009年09月13日 08:4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扬子晚报  

  9月11日,一年一度的广州市政协委员学习培训班在广州市政协机关举行。广州市政协一改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培训的惯例,把此次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班安排在市政协机关大楼,并特意安排委员们在食堂吃盒饭,饭后在会议厅休息。(9月12日《广州日报》)

  对广州市政协提倡节俭搞培训的做法,在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不能不心存忧虑。因为,此次委员学习培训班的所谓“吃盒饭、睡会议室”式的节俭,是完全基于会议的组织者或政协委员们的自觉,而不是制度性的必然。

  如果说,制度性的安排让会议组织者、参与者不得不节俭,当然无可挑剔。但关键是,类似的“节俭型”会议往往不是建立在制度之下,而是建立在会议组织者、参与者个人觉悟之上——觉悟高就节俭些,觉悟低就铺张些。笔者并不是说在国际会议中心组织培训、让委员中午吃大餐就一定违规,恰恰是之前的“不违规”和现在吃盒饭也不违规的鲜明对比说明,一些类似的会议如何开?在什么地方开?花费多少预算?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事实上,无论是有关党政机关组织的会议或培训,还是广为人们诟病的“三公消费”问题,建立在个人觉悟和自觉的基础上是根本靠不住的。时下,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讲排场、图享受,大吃大喝、滥配公车、公款旅游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根源还在于“什么是大吃大喝、什么算铺张浪费、什么钱应该节约”的标准和尺度过宽、过大。委员们顿顿吃鲍鱼海参不行,而顿顿吃馒头也过了,在选择“吃馒头”或“吃鲍鱼”之间,仅仅依靠的是“自觉”。那么,这个“自觉”的威力有多大,就是不言自明的问题。

  当然,公众不认为广州市政协委员培训吃盒饭、睡会议室,仅仅是一次“孤本”。但不从制度上查找漏洞,不从制度上尽快“框定”究竟应该“吃盒饭”还是“吃大餐”的问题,类似的节俭会议注定将是一个外表光鲜、却无法推广的“孤本”。

 

  • 陶短房:被砸的“官饭碗” 2009-08-13
  • 苑广阔:不可无视公众“满楼尽是中华烟”的想象 2009-08-11
  • 苑广阔:仇和的“疯狂外语”别成政治秀 2009-08-06
  •                                                                                                                                                              

       

     

    责编:任钊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