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社区 > 复兴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笪祖煌:问责官员作风还需完善“兑现”机制

 

CCTV.com  2009年06月16日 08:4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  

  秦皇岛市近日出台《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办法确定的33种问责行为中,很多是过去容易忽视的“小事”, 如工作时间从事打麻将、打扑克、玩游戏、上网炒股等与工作无关事宜。“剑锋”直指公务员中存在的“玩风”。( 06月11日《人民日报》10版)

  秦皇岛市出台这一问责办法,直指日益盛行的官员“玩乐风”,无疑是一项与时俱进之举。办法虽对问责对象、范围、种类规定得较为详尽,但问责由谁来“兑现”、如何“兑现”这一当今“红头文件”的缺陷,很有必要来议论一下!

  现在,从上到下关于预防整治官员作风问题的若干“规定”、几项“禁令”、几个“不准”之类的“红头文件”,可不能说不多,规定得不能说不细,但真正经常对照、严格执行、按章问责的有多少?实在不敢恭维。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往往是“雨来地皮湿、雨后地皮干” 的效果。刚开始,抓一下;稍过后,逐渐淡;到后来,少人过问或无人过问,让规定、禁令、不准之类的“红头文件”成了一纸空文。等到某些问题回潮甚至成风时,再发个此类“红头文件”, 再作几条规定,结果还仅是停留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官话、套话上,只“问”不“责”。如此循环往复,除了少数几个问题“通天”或曝光的“顶风”作案者,被问责“兑现”外,其他被查处问责的微乎其微。何况,等到问题成堆、成风时,搞的也是“法不责众”,面上还是“下不为例”。此等不健全不完善的问责“兑现”机制,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官员对作风问题的“抗药性”。

  当然,官员作风问题这个顽症,也是有着强势外部环境支撑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处在这个潮流中的各级官员,或多或少的都面临着娱乐享受甚至金钱美女的诱惑,特别是掌握实权的官员们,还会被主动引诱,或“以赌代贿”、或送高消费吃喝玩乐上门。如此强势引诱与官员作风监督问责“兑现”乏力形成的巨大反差,成就了其运用“公权”,为已“玩欲”、“财欲”、“性欲”谋“福”,为他人办“难事”服务,久而久之逐步膨胀发展为违法犯罪。可见,从官员作风问题这一腐败的前奏和源头上,抓紧完善问责“兑现”机制,不仅对官员作风问题顽症能强治,而且反腐倡廉也能反在根本、倡出成效。从这一点上看,尽快完善官员作风问题的问责“兑现”机制,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必须、越来越紧迫。

  应该说,完善问责“兑现”机制并不是一件多复杂多艰难的事,无非是对发现查明的问题,明确哪个部门来过“问”、哪些人来行“责”权。实施中视其作风问题的程度,依规对号入座地“兑现”问责。还有,完善问责“兑现”机制,也涵盖真心问责,从严问责的问题。唯其如此,官员对其作风问题应负的责任,必定能“兑现”到人头,问责到实处,从而起到以戒今后、以警他人的作用。

  相关链接:

 

                                                                                                                                     

责编:任钊奇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