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社区 > 复兴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邓子庆:国企开摘“官帽”,高校还等什么?

 

CCTV.com  2009年06月02日 09:0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备受关注的广州《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5月31日正式“浮出水面”,《意见》中明确规定,将理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实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级管理,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和可视作的行政级别。(6月1日《广州日报》)

  要说广州新任命国企领导将无行政级别的改革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在此之前,多省多地都进行了一定方式的改革,就拿同处广东省的深圳市来说,早在1987年就对国企进行了改革,并逐渐形成“三层体制”。对于国企行政级别之弊,笔者无须多言,不过,这些年来,国企改革虽然举步维艰,但总算是在不断前进并逐渐深化。而令人如鲠在喉的是,另一个“国企”多少年来却始终岿然不动——它就是高校。

  其实,说我国的高校是国企一点也不为过,都靠政府养着,也会负债累累,当然,也有行政级别。

  据手头上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1月,清华、北大等31所重点院校的行政级别为副部级;而一般本科以上的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则是副厅局级。显然,凡是高校皆有级别。

  令人忧心的是,这种举校皆官的“官本位”体制似乎呈愈演愈烈态势,就连民办高校也纷纷效仿公办高校,有模有样地地弄起一套“官位”齐全的架构,动辄将高校工作人员所在的职位与“官场”里的厅级、局级等级别一一对应。显然,大学行政化程度越深,事实上就越否定了老师和学术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此一来,当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之上时,高校学术研究何尝不会被边缘化?

  其实,多年前就有人提议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但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动弹的迹象。今年两会期间,多名委员更是大声疾呼:“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笔者也认为,改变高校行政化趋向,明确取消高等院校的行政级别,让那些教授不像教授,官员不像官员的人回归园丁本色、回归学术本位,确实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笔者以为,废除高校行政级别完全可参照国企改革模式。而时下多地国企改革正在风风火火地展开,高校又还在等什么呢?

  相关链接:

 

                                                                                       

       

责编:唐样样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