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风度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宋桂芳:汶川精神,“川”流不息

 

CCTV.com  2009年05月13日 08:5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川流不息,浴火重生。这是今日之汶川。今天,谁都忍不住想看看伤城汶川,打探当地百姓的平凡日子,轻轻问一声:你们还好吗?

  一年的时间很长,长到高速公路入口处“抗震救灾专用通道”的指示牌业已斑驳;一年的时间很短,短到闭上眼睛还可以想起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现场。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汶川震觞的意义,或说补偿的代价,也恰在于灾难之后,给国家与民族赋予前行的新精神与新力量。

  力量这东西,从来不在于一场接一场的策划与走秀,也不是发轫于泛泛的“大爱”与“奉献”。若说生命给人以震撼,则只有制度可以让我们更坚强。感动也好,哀恸也罢,正如有学者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场灾难的制度遗产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文精神遗产往往也需要制度的引导和维护。”一年之后,悲情回望之外,我们当有机会进入制度的视角洞悉与慎思。

  这一年,人文精神与人本理念让我们心潮激荡。公民获得“降旗志哀”的权利,灾难中普通人的名字进入公共视野,也是自汶川震灾始。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逝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不仅是一个国家给予遇难者的最高礼遇,更见证了一个民族向现代文明的转身。灾难唤醒了文明古国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唤醒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情感与价值融合。

  这一年,公民社会与公民意识让我们心手相连。地震后短短数十个小时,为地震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达到14.5万人——这还只是报名的108.7万志愿者中,最终抵达四川灾区一线的部分。除了志愿者,还有各色旗帜与名字的NGO,以及作为公民社会言论载体的大众媒体,他们凝成一股公民意识的洪流,正因为他们,2008年才被称为“公民社会元年”、“志愿者元年”。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他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当社会成员能够意识到自我的合法权利并努力去维护,以及能够意识到自我对他人、社会的义务或责任并勇于去担当的时候,公民社会便产生了”,公民意识便成为一种不竭的动能。

  这一年,“汶川一代”与“鸟巢一代”共同成长。从“五四青年”到“汶川一代”、“鸟巢一代”,每个世代,都有属于年轻人自己的成长事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以汶川震灾打头的2008年,给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大事件注脚。无论是废墟上的志愿者、抢险的军人、各大城市义捐或献血的青年,大多以“80后”为主体。这一群群大难当头无私无惧的英雄少年,无关利益,无关荣耀,将生死置之度外。厚重的责任意识,汇集成磅礴的青春力量,正在浸润着未来世代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进而重塑并构建一个更让人信服的社会形态。

  若说以上的进步是民间力量推进使然,不如说是政府层面的制度因应激活了官民互动的力量。应急反应的速度,举国体制的能力,信息公开的决心,还有因此整合而逐渐成熟起来的慈善捐助等体制机制。尽管步履蹒跚,尽管疏漏尚存,却也倒逼出了某种扑面而来的清新与温暖。今天,我们向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祭奠,也是一种力量。梦想在,希望在,信念在,精神在。从危机到复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纪念,还有以超越灾难的情怀抚慰民心,开启传统,观照制度。

责编:张托雅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