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风度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马涤明:没有必要的会议一个都嫌多

 

CCTV.com  2009年03月19日 09:1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千龙网  

    “文山会海是个顽症,只有下大决心、动大手术,才能见大成效。”河北唐山市委、市政府将38个会并成1个会,开会时间只用了150分钟,直接节省费用约1000万元,并且使7200多名基层参会干部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节省会议时间25天。这种削“文山”填“会海”的超常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3月18日《人民日报》)

  少开了37个会,省下1000万,唐山此举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肯定之余,仍嫌对文山会海的顽症“手术”得不彻底——合并后的这一个会也有多余之嫌。

  所谓“会议”,其内涵是聚会在一起商议事情,有事可“议”才有“会”的必要。那么,唐山这次会议商议了什么呢?8位市领导每人讲话均不到20分钟,合计150分钟——会议的全部内容就是听领导讲话,无事可议。既无事可“议”, “会”还有什么必要呢?现代信息传递条件下,讲话内容的传达完全可以借助文字、声讯等方式,而且效率更高、手段更便捷;面对面听一下,除了形式好看,好像体现不出更多的意义。人代会、政协会必须要开,是因为需要代表委员到一起讨论报告和提案;而部署性、指示性、传达性的内容就不需要开会,因为不涉及讨论程序。

  有必要的会议,一个都不应该少开,花钱也没办法;没有必要的会议,一个都不应该开,就算“少花”也还是花了不该花的钱,比如这个38个并1个、只是听讲话的会议。我看不如搞得彻底一点,最后一个会也不开更好。

  38个会并成1个会之后,仍然是一个可开可不开的会,足见文山会海这个顽症之顽。有进步必须肯定,但是令人忧虑的则是,这种“进步”究竟是偶然性的,还是渐进性的?若是后者,那么值得期待,这种“进步”有望进步到一次没用的会都不会开,进步是“革命性”的;若是前者,那么所谓“进步”或许不过是昙花一现,一阵风后,文山会海或将卷土重来。笔者的担忧并非没有来由,狠刹文山会海之风不是现在开始的,然而狠刹了几十年,却有愈治愈烈、愈治愈顽之势。原因是刹风的手笔多停留在表象上,比如会议减少的次数;而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那就是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和由此衍生的了工作不重实效、思路不求创新,追求面子好看、轰动效果的浮躁作风,以及内容服从形式的本末倒置。比如,38个会并成1个会,其出发点是重在次数的减少,还是依据内容的有无必要?否则为何还要开一次没有必要的会议? 

责编:王华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